-
冬至 | 時間的名字里,藏著我們的秘密
年初的時候,我被安排寫中國的節日和節氣,初衷是“每一個不吃餃子的節日都應該擁有姓名”。后來寫到8月的立秋,就沒有然后了…… 直到今天,冬至到來,節日節氣系列等來了一個完美的完結篇。
-
竹子下面一條狗,為何就是“笑”
不知你是否留意,吟誦春風春花的古詩詞中,有一個字用的很多——笑。
-
讀◎金圣嘆:三十三不亦快哉
前幾天看到網絡上意外走紅的小學語文老師王悅微帶著“徒兒們”仿寫金圣嘆的《三十三不亦快哉》,孩子們童言童語,妙語解頤,令人贊嘆神往。如有人讀后心有所感,愿意也寫一些自己的“不亦快哉”與我們分享,那就更是大大的“不亦快哉”了——
-
典◎詩詞唱經典,《經典詠流傳》
白發漁樵江渚上,慣看秋月春風。顏巷陋,阮途窮,冀北對遼東。晚風拂柳笛聲殘,夕陽山外山。一壺濁酒盡余歡,今宵別夢寒。風聲一何盛,松枝一何勁。冰霜正慘凄,終歲常端正。朔氣傳金柝,寒光照鐵衣。
-
唐三彩究竟是哪三種顏色?
唐三彩,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,是一種多色彩的低溫釉陶器。為了傳承唐三彩這一珍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產,2008年唐三彩燒制技藝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2012年洛陽唐三彩博物館成立。
-
卷◎兒童為什么要背誦經典
中國傳統教育幾千年來至十九世紀末期、二十世紀的初期,讀書素來是要背誦的,不只是兒童要背而已。像我從小讀書還是按老規矩背來的,所以你們講我記憶力好,書記得那么多,沒有什么巧妙,就是肯背。
-
【二十四番花信風·薔薇】為什么心有猛虎,偏要細嗅薔薇?
到了明代,袁宏道在其所著的《瓶史》中稱“牡丹以玫瑰、薔薇、木香為婢”,薔薇的女子形象愈發具體。館娃人盡醉,西子始新妝”,將其比作西施;白居易形容薔薇“風動翠條腰裊娜,露垂紅萼淚欄桿”,盡態極妍。
-
【白胖燕問字】又到三八,教我如何不想她
1920年,劉半農留學歐洲,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新詩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,也創造了一個新字——她。在古漢語中,第三人稱的意思,常常用彼字來表示,而他字往往和佗字互通,表示用驢、馬載物馱負的意思。
-
【二十四番花信風·杏花】早春二月時候,杏花村里游
杏花有變色的特點,含苞待放時,朵朵艷紅,隨著花瓣的伸展,色彩由濃漸漸轉淡,到謝落時就成雪白一片?!薄 £懹卧凇杜R安春雨初霽》中寫道:“小樓一夜聽春雨,深巷明朝賣杏花。
-
中國古建筑的繁復之美
藻井通常位于室內的上方,呈傘蓋形由細密的斗拱承托,象征天宇的崇高,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、浮雕。藻井彩繪中常以荷、菱、蓮等藻類水生植物裝飾,都是希望能借以壓伏火魔的作祟以護祐建筑物的安全。